晨晨是一个文学素养很棒的孩子,她准备明年参加IB中文考试。现代诗歌往往读来令她觉得晦涩难懂,正如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不知所云。而这个“组合”正是值得我们思考做文章之处。她经常很担忧的问我, IB中文诗歌手法分析 究竟如何分析呢?老师我也看了很多优秀范文,但是总是说不上来好在哪里。我告诉她,优秀的文章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写作逻辑强、写作手法清晰,核心主题立意准。我们今天就具体学习诗歌中非常重要,但是同学们不太清楚的两个手法为例。
一、语言上的陌生化
我们以诗歌语言上的一个重要手法——陌生化为例。陌生,是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过或看见过的意思。化的本义是变化,加在名词后面作为后缀,就有了使成为、使变成的意思。陌生化,就是使一个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不熟悉的东西。例如洛夫的诗歌《子夜读信》,结合我们之前讲过的解题,按照题目中出现的字逐个分析。首先,子夜,是晚上23:00-1:00的时间段,茅盾的著名长篇小说《子夜》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而之所以以“子夜”为题,正是印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黑暗的一段时期。而洛夫的诗歌《子夜读信》中,子夜象征着黑夜,而黑夜中人们容易孤独寂寞。而题目中的“读信”,不禁让读者有几个问题:1、谁的信?2、信的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是读信,不是微信或者邮件呢?4、这封信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深入思考这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在此老师不再赘述。
当晨晨读到诗歌的第一句“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晨晨产生了几个困惑:灯怎么会像小河呢?信不会动,为什么会用鱼做比呢?这样陌生的比喻让晨晨不知道从何分析。我带着晨晨静下心感受陌生化语言的魅力:灯光像河水,用河水的流动之感,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子夜中昏黄的灯光缓缓倾注在读信人身上时温馨静谧的画面。而信作为重要的符号,在古诗中就曾有“鸿雁传书、鱼传尺素”这样的文化意义,用鱼作比写出了信从千山万水奔赴而来,饱蘸了写信人的情意。而作者在表述信和灯光下我的关系时,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以鱼和水作比,我读此信的感觉,如鱼得水一般,内心的孤寂得到了宽慰,干涸的心灵得到了滋润。这一新奇、陌生的比喻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再例如“满月”、“上弦月”是认知性的语言,但在诗歌中被表述为“冷月无声”、“月如钩”“甜甜的月亮”,这一语言上的陌生化,让诗歌更接近文学性的语言,传达了对月亮鲜活的、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我们在分析诗歌的时候,除去显而易见的诗歌手法,面对我们读来晦涩生僻的字词句时,要耐心琢磨。通过系统学习有关诗歌的文学术语手法,拓宽我们关于诗歌手法的知识面,多阅读现代新诗,多磨多练,将诗歌的术语熟记于心,方能运笔行云流水。
二、结构上的蒙太奇
诗歌结构上的一个重要手法——蒙太奇为例。蒙太奇原意是构成、装配。在电影中有剪辑和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结构方法。即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及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节奏得连接起来,使不同的画面、画面与音乐之间相辅相成,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暗示、悬念、联想等作用,从而使整部影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 生动的印象和感觉,以便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之发展。在我们的诗歌中,尤其是写景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跳跃性镜头。
晨晨在《金黄的稻束》这首诗歌的分析中,如是写道:
学生在这一段的分析中,我可以体会到学生是有强烈的表达欲和评鉴诗歌内容能力的,第一是明确答题框架意识了,知道围绕一个核心分论点从文中找例证,第二是具体引用的句子分析内容是丰富充实的,晨晨较好的文学素养让她的分析评鉴落地且有深度。但是在写作时呈现出了一些仍需提升进步的地方,例如混乱的思维特点,体现了对具体手法的不清晰。
1、学生的分论点是讨论修辞手法,那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明喻、暗喻、借代等)、拟人化、成语(歇后语、俚语、格言等)、排比(顶真、反问、设问等),学生不太清楚的。既然核心分论点、手法是从修辞进入的,那首先需要了解修辞手法包括的具体内容,然后从文中找例证。紧扣核心分论点、手法而谈,不能东插西补。
2、这首诗歌是写景、抒情、哲理相结合,在分析写景时,学生注意到了,“接着拉长镜头”,但是不知道如何展开,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蒙太奇手法,而在写景类的文本中,经常会出现这个手法。我们以《金黄的稻束》为例书写:在诗歌《金黄的稻束》中,作者运用蒙太奇手法,以移动扫描的方式把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令读者追随并做出思考。纵观全诗,诗人从秋天田里金黄的稻束联想到路上,想到“母亲的脸”,进而拉长镜头,投送到四周远景中的山、树,而后再回到“人类的一个思想”上,让全诗在结尾推向高潮时走向结束,含义隽永。通过这种跳跃移动式的镜头,诗人充分表现了诗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诚如诗人闻一多所说,“诗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一篇优秀的文评,需要搭建一个清晰的框架,而手法作为分论点的核心,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抓住文中核心的手法,加以例证支撑观点,这样我们的文章内容才层次清晰,内容详实。而朦胧抽象的诗歌如何具象化,快准稳地把握住核心分析点,期待我们下次再见!有问题的同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11081随时沟通,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IB中文体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