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尤为重要,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和知识储备,可以成为个人的代表符号,作为华裔,代表符号就是汉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博学且有趣的人格外青睐,华裔少儿在学中文或者与人对话过程中,如果能说明几个汉语词的来源,介绍几个常用义与本义大相径庭的词语,我们相信,不管是谁都会在欢声笑语中获得更多的好感,甚至是关注和资源。来看看这些让人大吃一惊又忍俊不禁的 汉语冷知识 ,给你的知识库“进点货”吧!
扯皮”原来是门手艺
“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鼓,在古代被视为神器,用途广泛。“钉皮”是制鼓的核心环节。师傅负责敲钉子,徒弟负责扯紧皮张,师傅喊一声“扯”,助手就用力“扯皮”。学到就是赚到,当你在跟别人进行辩论时,别人说“哎呀,别扯皮了!”这时你来这样一段科普,就会自然地缓和这段对话的节奏。
“烂醉如泥”的“泥”竟然是虫子
大部分人都以为“烂醉如泥”的意思是“醉得像一滩泥一样又烂又软”,错,大错特错。最开始,这里的“泥”指的是传说中生活在海里的一种虫子,这种虫子没有骨头,离不开水,一到陆地就变得瘫软,跟人醉倒的样子很像。敲重点,古代典籍中“醉如泥”这几个字非常常见,“泥”指的都是“泥虫”。所以,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可千万别搞错啦。
“衣冠禽兽”最开始并不是贬义
“你个衣冠禽兽!”现在只有非常愤怒的时候才会这么说别人。可是在古代,当个“衣冠禽兽”,是一件人人向往的事,因为这是步入仕途的象征。明代官员的衣服上绣着各种动物,文官绣禽,武将绘兽,不同的品级的官服绣的动物也不同。因此,人们就把文武官员叫做“衣冠禽兽”。但是,因为当时的吏治腐败黑暗,官员剥削百姓,遭到唾弃,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贬义词。
“垂青”的反义词是翻白眼
魏晋时期有很多名士(在今天看来像脑子有一丢丢问题),其中一个叫阮籍,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翻白眼。遇到他瞧不起的人,就一直翻白眼;遇到他喜欢的人,才把眼珠子放下来。嵇喜和嵇康是亲哥俩,但是二人差距很大,阮籍看见嵇喜就翻白眼,看见嵇康就放出“青眼”。所以,垂青就是正眼看人罢了,门槛并不高,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使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对别人长处的发现和赞扬(毕竟翻白眼还是挺累的)。
某语言学家曾说:“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和环境的产物,奇妙的是这最初的语言一旦生成,仿佛成了人的生命的天然朋友。而更其奇妙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民族的感情总跟语言息息相关,平时和非常时刻都如此。”华裔孩子们学汉语具备先天优势,当他们开始关注汉语中有意思的现象时,便是更好地与汉语、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师友产生了更为紧密和自然的联结,学中文顺便get 一些冷知识,让您孩子跟人交谈时看起来更加博学且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