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我们讲了IB中文A文学考试中叙事视角的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这次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讲解全知视角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还有叙事角度的转换。 IB中文:小说结构之叙事角度 (下)
一、全知视角的人称
1.第一人称
(1)主人公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中“我”自己讲故事,讲述“我”的故事,即为主人公视角。这种叙事角度是主人公“我”与读者直接交流,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从而使读者能马上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与主人公共同分享忧虑与欢乐进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创作意图。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是一部内心独白式小说。讲述了“我”是一名遗容化妆师,却从未向我的恋人“夏”告知。今天他要去“我”工作的地方参观,“我”的爱情在此时也被引向了一个未知点。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作者以“我”为叙事角度,由“我”来叙述自己的故事,在“我”身上实现了叙述者与主人公的统一,“我”即是主人公。全文充溢着“我”淡淡的忧伤,使读者不知不觉陷入“我”那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故事中去。
(2)见证人视角
见证人视点即由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叙述的视点,它的优越性大于主人公视角。第一,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的叙述对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其次,有时叙述者可以对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给作品带来一定的抒情性。第三,见证人在叙事主要人物故事时候,有时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全面地展现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展开文章的。但是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不是主人公,而是见证人和观察者。见证了主人公孔乙己的生活环境以及遭遇,观察着周围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以及事态的发展。这样的见证人视角达到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一、增强的小说的可信度,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在作品中是个未成年的小伙计,未收到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对孔乙己不会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和看待孔乙己。“我”只是一个客观冷静的叙述者,因此“我”的叙述是可信的。二、更有利于聚焦主题。小说通过“我”见证了孔乙己的遭遇,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矛头直封建制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属于有限视角。由于这种叙事角度局限性很大,所以此类小说比较少见,所以在这里就列举作品详细赘述了。
二、叙事角度的转换
传统叙事小说中,叙述人称一般是不变的。不过,叙事角度的转换因有其优点而常常在小说中使用。
1.叙事角度的转换可全方面多角度呈现人物内心跌宕、情感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出场人物就有数十人之多。曹雪芹在描写这样一个大场面时则使用了叙事角度的转换,用人物之间的互相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及精神面貌。文中通过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写出了贾母,探春、惜春、迎春三姐妹,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又通过王熙凤、贾宝玉等众人的眼睛写出了黛玉的外貌与风度。作者使用叙事角度的不断转换,一方面形象地展现了黛玉初进贾府“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通过她的一人一事、的细心观察将主要人物的形象形神兼具展现出来,从而表现她过人的聪慧。另一方面,从众人的角度观察黛玉则能更全面地展现黛玉的形象。这样使叙述既具有客观特征,又具有主观情感,主客观有机结合统一,使散乱中见和谐的立体感。
《祝福》中,小说第一部分是用的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写了一个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来到了阔别多年的鲁镇。遇见了多年不见的祥林嫂,而祥林嫂已经成了一个乞丐,并且在祝福前夜死掉了。第二部分,是“我”回忆起之前所见所闻的有关祥林嫂前半生的故事,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祥林嫂离开鲁镇的事情只能由他人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角度。文章的结尾部分,叙事角度又转变为第一人称。这样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角度的转换,不仅可以增添故事的真实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兼具了故事的完整性。
2.叙事角度的转换是作者富有深意的巧妙安排,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同样,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文章开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我”是小说中唯一同情祥林嫂的人,面对祥林嫂的灵魂发问,“我”不知如何回答她,希望帮助她又怕害了她。这里通过“我”流露了对祥林嫂的一丝温情,页给予读者一些希望。文章主题部分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描写祥林嫂,客观地甚至有些冷峻地描写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文章结尾作者又转换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在祝福当日早晨,“我”对于祥林嫂的死也再无感觉,“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小说中的“我”已经忘记了惨死的祥林嫂,也已经从那份惊惶和负疚中走出来了。小说中唯一一个对祥林嫂有些许同情和关怀的人,一个启蒙中知识分子,竟也是这样,凸显了祥林嫂一生彻彻底底的悲剧,作者在文中使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角度的转换塑造了祥林嫂——旧时代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中一个重要的代表,她身上背负的深重的悲哀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悲哀,甚至可以说是背负着当时整个民族的悲哀,从而深化了主题,读者读之唏嘘不已。
叙事角度在叙事作品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小说这类叙事作品中。IB考生若在阅读作品时注意到叙事角度及转换并将其进行分析鉴赏,定能使考生的分析增色不少。